~ 瓦所通寺、龍波所通佛像由來 ~
古誌所說:
在大城王朝時期,緬甸第二次入侵大城國都,並搶劫
佛寺內的金鑄寶佛,以溶化取金,人民為保護佛像,
利用泥漿敷遍金佛全身,並放入木筏飄流而去,其中
有三尊佛像,沿挽巴功河漂流,其中較大的一尊,漂
流到夜功府浮起,被居民合力拉起。
最小的一尊漂流到北欖府浮起,居民恭迎在當地供
奉。居中的龍坡所通佛祖,則漂流至北柳府屈所通佛
寺前浮起,被該地村民發現,便用麻繩把佛像縛住,
企圖協力拉其上岸,但結果卻白費心機,無論怎樣都
不能拉上岸,直至一位高僧築起祭臺,誦經禱告的儀
式後,把符布掛在佛像的手上,這樣才能輕易地把佛
祖牽引上岸來,恭迎在佛殿的壇上,直至現在。
民間傳說:
有五兄弟均練得一身神通法術,為扶助眾生而變作五
尊佛像,隨河飄流到人們希望有奇跡出現的地方,五
尊佛像當中,其中一尊便是所通佛祖,另四尊分別為
屈麗佛祖、龍婆多佛祖、屈拔靚佛祖、求得扣佛祖。
造型:
所通佛祖為佛祖坐禪法相,眼神造型為瀾昌時期風
格,又稱為拍佬(老撾佛像)。
~ 願一切喜樂圓滿 ~
~ 面然合十 ~
全站熱搜